【傳記電影】小熊維尼的誕生:Goodbye Christopher Robin(2017)——不會受傷的想像國度

★★★(4 顆星 / 滿分 5)

Goodbye Christopher Robin(2017, UK)
再見,克里斯多福・羅賓 / 再見小熊心 


Source: The New University

「有些事情只要你不去想它,它便不會存在(If you don't think about a thing it ceases to exist.)」 。

1920 年代,英國作家 A.A.(Alan Alexander)Milne 以兒子  Christopher Robin 和其動物玩偶們為靈感,創作出了風靡全球的小熊維尼(Winnie the Pooh),但這部電影其實並不是一個關於維尼熊的故事、嚴格說來甚至也不是關於 Alan Milne 或 Christopher Robin Milne。

這是一個關於「Billy Moon」與他想像世界之外的那個父親「Blue」的故事。




片中描繪 A.A. Milne 從一戰沙場回歸後就一直苦於 PTSD(Post-Trauma Stress Disorder,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在那個年代還尚未矯枉過正、還叫作「Shell Shock(砲彈休克 / 頭盔震盪)」),變得與倫敦上流社會格格不入。妻子 Daphne 為了讓他開心起來,生了個孩子。過程中承受巨大痛苦,生的還是個不合她意的男孩——先前與丈夫生死未卜的分離已經讓她痛苦過一次,將來兒子長大、戰爭是否要再一次把親愛之人從她身邊奪走?

也許正因如此、或僅出於本性,Daphne 總是重視社交生活更甚兒子。即使根據現實中 Christopher Robin 本人回憶,其母親在他兒時的付出要比電影中所刻畫來得多,但比起父母,與他最親的是保姆 Olive 可說是肯定的。

雖然與父母相處上似乎有些隔閡,卻又奇異地、他們彼此以毫無距離的暱稱相稱。Billy Moon 是 A.A. Milne 和妻子 Daphne 叫兒子的暱稱——事實上 Billy 才是 Christopher Robin 的小名,而他呀呀學語時會把自己的姓氏 Milne 唸得很像 Moon。Christopher Robin 則用父親的綽號 Blue(據說是因其眼睛顏色、以及愛穿的衣服顏色)、母親的小名 Daph 稱呼他們。(一些好萊塢傳達的錯誤印象之一便是:西方人都會直接以名字稱呼父母...... 記得曾看過街訪,整段影片裡沒人敢那樣做,還有受訪者表示若用名字叫老爸一定會倒大楣。)

值得思考的是,姑且不論用何種形式表達,父母必然是愛小孩的嗎?我總是很懷疑。若有人真的不喜歡其親生父母或子女(就像你可以毫無理由、打從心底就不喜歡社會上某個人一般),我大概可以想像。

無論那種情況是否真的存在,父母與子女間其實本無義務要相愛。

愛或不愛通常是肯定的,困擾人一生的是那愛的形式與後遺症
但就我所知的範圍內,例如本片,Alan、Daphne 與其子  Christopher Robin 之間無疑是相愛的。

若說對生子之痛始終記在心頭的 Daphne 不愛 Christopher Robin,就不會成為將小熊維尼、跳跳虎、小豬、屹耳驢...等(的原型)玩偶帶進他生活的人。若說似乎視寫作更重於兒子的 Alan 不愛 Christopher Robin,就根本不會寫出以其為主角的《小熊維尼》。同樣地,若說比起父母更想要保姆陪伴的 Christopher Robin 不愛父母,就不會從保母懷中跳起飛奔而出、就因為聽到汽車聲以為是父母回家了,更不會敢對其以暱稱直呼。

Source: Glamour

Alan 或 Daphne 都並非不愛或不懂愛孩子之人。也許只是他把感情都獻給了創作、而她則把熱度留給了生活,剩餘的愛,拿去成就他們的婚姻。對精神糧食的愛是本能的,你無須學習著直面表白,就能依循大腦天生所敏感的迴路恣意揮灑。至於能努力表達的愛,年輕熱血還有力氣跌跌撞撞時,已然獻給愛情與婚姻。

給兒子的愛,要再從那婚姻的愛中撥出去,更要投入遠甚於和同齡人相愛、遠甚於打理好自己一團糟的人生的學習。或許,對作家、社交場貴婦這樣等於是以「情感表現」來維生、來換取社會價值——意即自己活著的意義——的人物而言,連「業餘」時都還要繼續作好能外放出更多更無保留的愛的角色,終究是很困難的。

Source: IndieWire

陷入反戰的混亂糾結、苦無昔日靈感的 Alan,在與  Christopher Robin 的鄉間日常中得到愛的補給。只是依循本能他把這樣的愛化成文字、全球大賣得超出想像的文字,也剛巧實踐了跟兒子玩笑般的約定「write a book for me(寫一本給我的書)」,卻不曾想鎂光燈與鏡頭下的生活並不能帶來 Christopher Robin 想要的愛與陪伴。

Source: The Irish News

對父親抱怨道 I wanted you to write「a book for me, not about me.(我想要的是你寫一本我的書,而不是關於我的書 。)」

在關於他的書裡,他永遠只能是眾人心目中的「Christopher Robin」,即使依然一直是父母親口中稱呼的「Billy Moon」,身為「Christopher Robin」的主人,那個名字卻再也不屬於他,而是地球上遠至薩摩亞的小孩都掛在嘴上的公眾財產。

而在因名聲遭受霸凌的童年過後,他甚至都不想再當 Billy Moon 了。將母親多年的恐懼化作現實、走進父親多年的夢魘之中——他寧願當二戰戰場上的「二等兵 Milne」,沒有維尼熊標籤黏著,純粹是排裡等著點名的一個無名大兵。

Source: Entertainment Focus

劇中的 Christopher Robin 說道:「若我拿了《小熊維尼》的權利金分紅,就表示我必須做那個『Christopher Robin』,但我不是。」(If I take the money for it I have to be Christopher Robin. And I'm not Christopher Robin.)「我也不是 Billy Moon,作為二等兵 Milne,我從未如此開心。我從未想要任何的名聲或有著管樂隊的浩大慶生。」(No, I'm private Milne. Never been happier. You know I never wanted fame or the brass band on my birthday.)

「那你以前到底想要的是什麼?(What did you want? )」
「那時我想要的,是你,Blue。」

「I wanted YOU, Blue...」

啞口無言的 Blue,最後看著十幾二十歲的 private Milne 上火車,當他終於吐出了聲量極小的告白,對方早已頭也不回地走進汽笛聲裡。

那一刻,Blue 眼中看到的、看了他一眼後搭上火車離去的,卻是八歲的 Billy Moon。 

而現實中的 Christopher Robin 曾在自己的書中寫道「當我三歲時,我父親也三歲,當我六歲他也六歲......他需要透過我來逃避五十歲。(When I was three my father was three. When I was six he was six… he needed me to escape from being fifty)」

現實如此、當事人背後真正的情感我們無從也無權得知,只是很喜歡電影這樣呈現的故事—— Billy Moon 和 Blue 都錯過了彼此。Billy Moon 沒有得到過想像世界外的那個 Blue、Blue 也沒有得到過想像世界外的那個 Billy Moon,然而,就像 Christopher Robin 最後釋懷對父親說的那番話一樣吧...

在父親與男孩的關係最關鍵、最黃金的那段成長歲月裡,他們在想像國度裡,其實避開了很多外部世界更加惡意的傷害與殘酷。

電影很溫柔地停在了這裡。

可是這其實很矛盾,就像——彼得潘過得很好、是個快樂國王,是的,但他的王國叫作 Neverland(夢幻島 / 失樂園,或直譯為「從不存在之地 / 國」)。當你進入屬於自己的 Neverland 時,就已經跟會受傷的那個自己說再見了,要回到真實,則必須忍痛與沒有傷痛的那個世界道別。也只有道別過後回頭看,你才會意識到某些未曾足夠珍惜的、回不去的美好。

Source: Good Times



關於作家這個行業的夢境與現實
也許整部片中一直最透澈的人其實是看似醉生夢死的 Daphne 吧... 她一針見血對丈夫說的那句「(你是個作家)當你不開始正經寫點東西,你就會變得令人無法忍受。(If you don't start writing properly soon, you'll be unbearable.)」,點出了情感工作者(比起創意工作者,我覺得這麼說更貼切——畢竟創意不必然要投入情感。)的先天困局。

沒有腳踏實地在社會生活、跟大眾一起折腰賺那些五斗米,就會流於自視清高或空說琢句,甚至散發出俗稱的文人酸臭味。但長期混跡紅塵,要嘛只能流水線模板產出「文青」風的浮誇、要嘛就是再也寫不出東西。只能說,用情感來貢獻產出的工作,無關乎換的錢能有多少,那本身對心理平衡上的職業傷害就風險極大。

關於兩個技術層面、及結語
很少關注電影的技術層面,例如大家最愛討論的演員演技這一塊,我就沒什麼慧眼,不常覺得誰演得特別爛、更很少發現誰演得特別好。但本片中的瑪格羅比(Margot Robbie, 《老娘叫譚雅 / I, Tonya》)就讓我小小驚豔。觀看電影之前其實有印象女主角是瑪格羅比演的,不過觀看時完全忘了這回事,看完覺得女主演那種爵士時代下空虛浮華女的形象演得滿惟妙惟肖、去查了才發現對耶是瑪格... 與在 Tonya 中的形象天差地別。

瑪格羅比完全可以勝任空虛浮華女啊,例如那位「海灣對岸的黛西」(《大亨小傳 / The Great Gatsby》)、或說現實中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本人的老婆 Zelda(美國版陸小曼)...... 

另一點則是,本片的步調頗為恰到好處、並沒有某些太過文藝的劇情片所要求的超高超靜專注力(盡量用詞美化XD)。神奇的是,畫面、美學或劇情安排等其實都沒有特別出彩之處...... 大概只能用 YouTube 上本片某個幕後採訪片段下方的留言來形容:「It's such a beautiful movie.(這部電影太美麗...)」。

也許純粹是因為任一個說不上童年有什麼不幸,但內心深處就是莫名地對家庭、對親子關係有(過)迷惘的人,都會覺得《Goodbye Christopher Robin》微療癒、或至少可以是場 1 小時 47 分鐘的安靜逃離。

For Moonest Moon and Poohest Pooh from their adoring Bluest Blue. Oct. 16th 1926.」—— A.A. Milne。

Source: TIME

PS. 青年 Christopher Robin 是由曾出演《模仿遊戲》中少年 Alan Turing、及領銜去年高分英劇《去他媽的世界》的 Alexander Lawther。此人似乎也是有點怪咖專業戶的概念... 有網民神評論「Benedict Cumberbatch 怎麼能接受他竟然沒在這部片的卡司裡啊?(Is Benedict Cumberbatch okay with not being cast in this?)」......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音樂劇】歌劇魅影續集 Love Never Dies——狗血或許就是人生的真相(多圖長文附歌曲推薦)

【法國電影】沉靜如海 / 海的沉默 / Le Silence de la mer(2004 版)

【Netflix 英劇】The Crown / 王冠──女王的玻璃童話與大英帝國的衰落(S1+S2 長評多圖+史實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