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愛上火星男孩 / The Space Between Us(2016)

★★★☆(3.5 顆星 / 滿分 5)


(台灣為 2017 上映)

這其實就是一場普通的遠距離戀愛、關於兩個各自有些故事也有些屁大的青少年煩惱的普通人,唯一不普通的只是他們的網路聊天熱線多跨了一道大氣層、「物理」距離從一萬公里變成五千萬公里。

寫在前面(純個人意見):
關於年代—— 本片故事發生於 2034 年喔。
關於演員—— Asa 好讚好幼齒、Brittany Robertson 很令人出戲啊(比起高中生更適合演單親媽媽)...
關於劇情——套路。Cheesy 又安全。
關於音樂——除了主題 BGM 個人滿有印象之外都是那種喜歡 Maroon 5 啦 Ed Sheeran 啦之類的人會愛的,嗯,Cheesy 又安全的歌。

PS. 本片主題旋律是出現在原聲帶第 14 首 "Biplane" 的後半喔;應該滿多人知道所謂影視配樂,尤其電影或長篇連續作品,通常會有一個「主題旋律」(我不知道它有沒有專屬名詞,姑且這樣稱呼吧),這旋律會以各種變奏或不同樂器演奏的型式重複在不同曲目當中出現。有時只是輕微的變化(導致不同曲目乍聽下很相似);有時可能只出現幾十甚至十幾秒後就切回該首曲目本身的主旋律,或僅僅出現在該曲目頭/尾段(所以沒有全部認真聽完的話常不易發現);有時是大小調轉變,大調配合描繪 positive mood 的劇情段、小調則負責詮釋 negative mood 的劇情段。

關於景色——除了一幕出現了兩三次左右的漸變色樹林公路景、一幕只出現一次一閃而過的白雪覆蓋針葉林半山腰公路景外,以 2014 年以降的電影風潮而言很普通,不算有主打景的片子吧。但白雪針葉林的俯瞰景那一閃而逝的瞬間,是整部片真正有讓我與男主角心情同步的地方——生在地球真好!
關於置入性行銷——為了 Volvo 的自動駕駛演員必須多演一幕在駕駛座上仰躺睡覺這會加錢嗎?


沒什麼負評或大加好評之處,總覺得這部片主要就是因 Asa Butterfield 的演技與合適氣質而動人(也就是說:如果這部劇情介紹沒有吸引你之處、你對這題材興趣缺缺,也不想知道 Asa 是哪根蔥的話,就不用去看——就有點像我不迷 Emma Watson 所以完全不會想去看 Beauty and the Beast)。至於我前面一直說 Cheesy 這也不是負評,畢竟有時候看多了日本啦德國電影那種步調跟側重風格,真的會在一片瞌睡與無言中懷念起好萊塢的神煩與,對,Cheesy......

所以撇開跨越火星與地球這個設定,從劇情、角色發展、感情線...... 等等來看就真的是很典型的遠距離戀愛(以及萬里尋父)題材而已。

Source

只是正因多了即使是片中的 2034 年也無法適應的地球重力、不能輕易穿越的大氣層,他們之間的距離多了那麼一層星辰般的美感——

「我們現在是在我的星球嗎?」
「不是。」
「那是在妳的星球嗎?」
「不是。」

——編導沒有安排演員說出口的台詞,細心的觀眾卻想必能心領神會:『我們現在是處在 "Space Between Us"』。這裡隔在兩人中間的 "Space" 它是指地球與火星之間的「空間」、更是指「外太空」,而且當然還是電影片名。

其實若我們把視角放回到那個沒有網際網路沒有高鐵沒有飛機的年代,一對分別來自亞洲極東與歐洲極西的戀人,若是費盡千辛萬苦甚至賭上病體而來到位於中間的西伯利亞荒原就為了可能不到一天的相會——我不覺得這樣的感人程度有輸給這部電影,哪怕他們同在地球,一點也沒有人類宇宙終極大夢想的高度。想想飛機問世時,真正看到彷彿美到無邊、藍到永恆的天空就置身於周遭時,人類難道不也刷新了能被感動的高度嗎?

不過當然,美就美在這裡。如果依片中設定,但把故事拉到科技不曉得又帥/噁爛出了什麼新高度的也許 2080 年,那就真的會變成毫無喧嘩的亮點、只能給喜歡細水長流的觀眾品味的都會愛情片了。

Source

美就美在那一刻:地球裔火星男孩,被科學家養大的十六年膠囊人生中、首次用他從娘胎起就缺乏重力適應系統的身軀,努力地把終於即將踏上的「故鄉」地球的壯觀而繁複的美麗色彩盡收眼底。

Source

火星是熱烈而尚且純粹的橘紅色、火星沒有水。地球是由七成的水構成的藍色之星。而能畫出藍色的元素,又將地球染成了彩色的,它有雨、有雪、有火、有由無數季節與氣候帶刷出的整個色號表。

可是同樣的,地球有聲光震撼氛圍凌亂令人暈眩不適的賭城;有由太多的、形形色色的七十億人交雜出的「沒有人會直接把他們在想什麼就那樣說出口」的習俗;更關鍵的是有那火星男孩無法承受的重力。

無關乎地球與火星,就像世界上曾有過的、正在發生的很多場遠距離情誼一樣,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像文溫德斯《慾望之翼》中描寫的那樣:愛上人類的天使墜入凡間、最終成為和她一樣的地球人。

也並不是非得要一同墜入凡間,感情才會變作是真實。火星男孩不是非得要入籍地球,他和地球女孩之間的東西才算是點什麼吧?他可是史上第一個真正的「火星人」哎!而且火星上都能跟地球社群熱線了、現在也才 2034 年(還有很多年可以讓火星男孩等待跨星際醫學技術、可以讓地球女孩完成太空旅行無數趟)..... 也許他們最終會從熱戀期冷卻、會發現對方真正的日常生活根本令人難以忍受(就像擠牙膏要從頭還是從尾開始擠的爭吵一樣叫人火大),但無論如何那就是螢幕以外的後話了。

Source

電影最後的鏡頭下,沒有多餘的台詞,但那片視角、那些表情似乎是在說:與嚮往的地球截然不同,卻一樣美麗而且還安全又熟悉的,就是火星男孩的「我的星球」。

地心失重的男孩他終究是個驕傲地生活在一大片純橘紅色裡的火星人,地球女孩依然過著跟我們一樣的每一天。而這也沒什麼,人類不斷突破洲際線/國際線/天際線/星際線/還有更遙遠的宇宙之外的什麼線(假設人類到時還沒滅亡的話啦)的這過程中,即使會有磕磕絆絆、幼稚而自食其果的波折與意外、無法挽回的痛苦與失之交臂的遺憾——還是無法攔阻不斷追逐於世界之上的無數個狂妄的夢想,而其中總是有些會實現,會讓七十億或未來 whatever 億人口中的很大部分覺得「嘿,這好 Cheesy 這又沒什麼,我們有網路/觸屏/奈米碳管/太空船/火星基地......哎」;會讓一架客機把亞洲極東跟歐洲極西直接焊在一起、會讓大氣層外子夜的星辰與大氣層內湛藍的青空同樣觸手可及(觸手可及到變成狗男女情情愛愛的八點檔調味料)。

應該是這樣吧?如果人類沒有太早活該死光光的話啦。

寫在後面——Asa Butterfield:
這孩子演的都是含金量高的片啊(個人認為),像 Tom 抖森雖然也是高人氣英倫風暴的一大中流砥柱卻經常演一些有點匪夷所思的片子...... 《雨果的冒險》、《怪奇孤兒院》、《戰爭遊戲》那些我沒看過,但印象中評價都不差吧?我就看過《愛上火星男孩》、《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X+Y 愛的方程式》這三部,但這三部都很推。條紋睡衣那時 Asa 甚至還只是童星,那部片也是我在還不太會講究認真看電影的時代就深深記住了的一部,很沉重但絕對強推。至於 X+Y,比較算小眾獨立電影,其實都不記得具體演了什麼了但當時有哭,然後它是在台灣拍的喔。

總之,推這個小哥的演技;期待他未來表現;另外不知道是眼睛很有戲還是單純就眼睛天生美,這讓他很適合演某些特定背景的角色吧我猜。

Source

Source

Source

Source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音樂劇】歌劇魅影續集 Love Never Dies——狗血或許就是人生的真相(多圖長文附歌曲推薦)

【法國電影】沉靜如海 / 海的沉默 / Le Silence de la mer(2004 版)

【Netflix 英劇】The Crown / 王冠──女王的玻璃童話與大英帝國的衰落(S1+S2 長評多圖+史實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