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I, Tonya / 老娘叫譚雅 / 我,花樣女王(2017)——拒絕醜小鴨的貴族運動
★★★☆(3.5 顆星 / 滿分 5)
少給 0.5 顆,為很多對花式滑冰甚無興趣的觀眾。Source: CHECK MAGAZINE |
本週末(2/9~2/19)2018 平昌冬季奧運就開幕了,隨著美國花式滑冰(女子單人滑)在關穎珊後長年缺乏明星選手,該國群眾早已漸漸遺忘這項運動。對很多人來說,冬奧的關鍵字是北韓、核武、金正恩,對另外一些人來說,重點只是現今站在花滑世界最高點的羽生結弦能否達成 66 年來唯一男子單人滑奧運金牌連霸、並再創第 10+ 次世界紀錄。
人們常說體育不要沾染政治,但這多可笑,體育原本就是代替暴力的世界大戰。人們也常說羽生多麼親和樸實多麼一生懸命,作為羽生路人粉我完全贊同,但也別忘了:因為羽生家只供得起一人滑冰,他姊姊只能放棄。
花式滑冰,它從不像洗冰車開過去的賽場那麼無瑕閃耀,不用提二十多年前的譚雅哈丁,上一次 2014 索契冬奧金妍兒引退前被地主國黑走(?)的金牌還有多少人記得?它的美更不是誰都能擁有的,一年幾百萬台幣的費用,不是靠爸就是要認贊助商與媒體當爸爸。
(最早為 2017、有些國家在 2018 上映)
除了 2014 年世界花滑女王、韓國前選手金妍兒疑似因俄羅斯黑箱操作而將金牌失給了俄國選手,最為人所知、一樁更震撼的花滑醜聞,就是 1994 年挪威冬奧前夕,美國女單選手 Tonya Harding 的前夫 Jeff Gillooly 攻擊 Tonya 的對手 Nancy Kerrigan。當時 Tonya 仍代表美國參加奧運,只得到第八名,而 Nancy 則獲銀牌。Tonya 之後被判定包庇 Jeff,處以 3 年緩刑、500 小時勞動服務、16 萬美金罰款,更甚,1994 年全美錦標賽金牌被取消、並遭美國冰協終生禁賽。
《I, Tonya》已入圍 2018 第 90 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影片剪輯等三個獎項。對這件當年轟動一時的醜聞,本片並非聚焦在選手間的紛爭或是冰上的奮鬥,而是以小有特色的視角拼接手法,側寫出身貧寒的 Tonya、她嚴厲的奇葩母親,以及家暴成性的前夫 Jeff 等人物行為背後的心理脈絡。不過當然,關於每一個動機的真正答案,只有留白。
Source: Yahoo! LIFESTYLE |
Tonya 媽可說是另類的「怪物家長」吧。只在餐館做一輩子服務生卻還拿錢供女兒從事花滑,同時又老叼著菸、對 Tonya 動嘴動手,滿口「你們幹過炮了嗎?」等「不加修飾」的言辭——對比上當 Tonya 質問評審為何不給她該給的分數時,評審的回應「我們要的是『健全的美國家庭(wholesome American family)』(形象)」......
Tonya 沒有 wholesome family,卻如電影主創團隊所言地是「就是貨真價實的美國人(She IS American.)」
Source: ALLOCINE |
雖總是讓 Tonya 失望,但或許 Tonya 媽也是如她自己所言「用我自己的方式」在愛女兒吧?就像她一眼看出 Jeff 這個小鬍子不是什麼好東西、嗆 Tonya 愚蠢得「嫁給第一個說自己漂亮的傢伙」,像當年飆著髒話闖進別人課堂逼教練收 Tonya 為徒......
Source: GLAMOUR |
Tonya 的教練就很符合國際滑聯一直以來對花滑的精心營造——優雅。Proper clothing, proper manner, proper language. 就連談及社會對 Tonya 的抨擊也是用委婉的「not a big fan(不是她太熱衷的粉絲)」來陳述,Harding 母女則老是「婊子」、「吃我的屌吧(Suck my dick)」地亂噴(現實中 Tonya 本人表示自己咒罵的頻率遠不及電影中高)。這樣調性天差地別的師徒黨能維持那麼多年,或許是出於教練的愛才心理——畢竟 Tonya 極具天份、是史上第一位在比賽中跳出阿克塞爾三周跳(Triple Axel,簡寫為 3A)的女單選手,也可能是教練對她總歸有母愛吧?
看電影時我好幾次想到:若 Tonya 運氣好點兒、生在教練家,會不會就一生順遂當個恰恰當當("Proper", you know...)的明星選手直到自然引退?
Tonya 本人否認的另一點則是電影演出她當全場的面質問評審,Tonya 提到她是在幕後才去堵評審(言辭倒是真的沒多禮貌 XD)。但電影也還原了 Tonya 當年另一個大逆不道的行為之一:在自由滑中使用搖滾樂片段。為不熟花滑的觀眾補充一下:國際滑聯那可是非常傳統。長年都是古典樂的腦殘粉,直到 2015 年才開放冰舞以外的單人滑及雙人滑項目也可使用有人聲的歌曲。但即使如此,選手們最重要的自由滑仍多是謹慎選擇電影配樂,就連權重較低的短節目選用流行歌的類別也少有一般 Pop 而是經典爵士或搖滾或現代音樂劇(比如被用到爛的歌劇魅影)居多。另一個為人詬病之處則是,作為圈內充滿男同性戀的運動卻總有反同爭議(美國另一位傳奇選手 Johnny Weir 就一向被認為因為是 gay 才老被壓低分數及名次、甚至有播報員直接在 live 中出言諷刺,直到他退役都沒獲得公平對待)。
但即使是醜小鴨、小丑女如 Tonya,也是認真愛著花滑的。沒錢買比賽服的她只能一針一線自己縫製,上場前還興奮地展示給 Jeff 看。然而一個藍領階級、中學也沒念完的女孩又怎麼能有入得了評審(及同儕)眼的品味呢?
當評審用那張委婉的臉委婉地說「服裝也是評分項目之一」時,Tonya 會不會覺得他們直接嗆「妳衣服 fucking ugly」還比較讓人好過一點...... (現實中服裝確實也重要,但依照潛力新星哈爾濱小哥金博洋歷次醜爆的服裝來看,或許美感也沒那麼重要啦...... 倒是聽說若水鑽在過程中脫落是要扣分的。)
總歸來說,美國人(其實世界皆如此)需要愛戴的對象(someone to love),也需要黑特的對象(someone to hate)——內心一直只是希望被愛、曾經希望被愛(「I wanted to be loved」)的 Tonya 沒有像羽生結弦那樣無懈可擊的母親、個人形象和教養能讓她永遠被愛,只能靠實力說話。
成功跳出 3A 且成功落冰的那一刻、非常短暫的一刻,她是被眾人都愛著的。
Source: Rolling Stone |
↓ 電影裡與現實中的 Tonya 對比。(本片的演員外型塑造都挺貼近現實藍本。)↓
Source: ET online |
Source: ET online |
然而不是所有人對她的愛都能持續到最後,至少就沒有持續到 Nancy 被打傷膝蓋的事件爆發之後。
Source: ET online |
Tonya 對整件事究竟知不知情、知情到什麼程度,而 Jeff 到底是否真的指使人攻擊 Nancy 還是僅要求寄死亡威脅信對方卻擅自行動,無論是本次的電影、當年的新聞或採訪,恐怕每個看客都有不同的見解了。
Source: Somerville Theater |
雖然人類社會就是遵循著八卦不死的定律,但追求真相早就沒有意義,Tonya Harding 和 Nancy Kerrigan 的滑冰生涯都早就結束。結果就是即便評審通情達理地同意鞋帶斷裂的 Tonya 重新上場再滑,她也只拿了第八名。她自認盡了全力卻再次沒得到「應有的」分數、她向觀眾描述最後一件關於「好友」Nancy 的小事——她拿了銀牌,表情卻像踩到屎一樣。
這可能就會是《I, Tonya》取代那些「淪落到出售與前夫的性愛影片給《閣樓》雜誌」、「為了掙錢成為女拳擊手但很快也淡出」等等荒誕又平凡的真實經歷;留給大眾關於 Tonya Harding 這人的定格印象吧?
Source: 奇摩新聞 |
Source: |
Source: E! Online |
現實中的 Nancy 據說確實在頒獎典禮前表情不佳,但也據說不是因為拿銀牌而是比賽過程稍早發生的延宕。
總之 Tonya 作為社會需要的也是社會階級創造出的丑角,美麗的瞬間就是那麼短暫的。
Source: CHECK MAGAZINE |
(能像 Tonya 一樣也未必不是一種極大成就了啦,絕大多數人是默默無聞地被迫浪費完終生的。)
Source: .PROOF |
醜小鴨終究不是貴族運動的寵兒。
即使還總有那麼多人願意堅信五環那塊場地是開放給所有敢於挑戰的人。
即使還總有那麼多人願意堅信五環那塊場地是開放給所有敢於挑戰的人。
Source: CNBC |
PS. 1 - Figure Skating 正確的名稱是「花式滑冰」(台灣)/「花樣滑冰」(中國),不是「溜冰」。溜冰用的是輪滑,滑冰用的是冰刀,兩者是不同的運動。
關於花滑那些很多人不知道的事......
前面已提過全職花滑的成本有多可觀,而且大多必須從五歲前就入行,職業生涯通常過不了二十五歲,尤其對女選手而言,一旦到十五歲左右發育期過後就可能喪失各種跳躍技能而只好引退。例如與當下花滑女王梅娃同世代(95 後)、曾紅極一時的尤莉雅去年便已宣佈引退。
男單選手近年全面進入四周跳時代,而由於男女生理先天差異限制,女選手光能做好 3A 的就少之又少(男選手則是在成年後幾乎無人能做貝爾曼旋轉)。以 3A 及貝爾曼旋轉聞名的是日本選手羽生結弦(有時不用怎麼助滑就能跳出漂亮的 3A,人稱「乾拔」... );有「世界最美滑行」之稱的是加拿大選手陳偉群(Patrick Chan);繼羽生之後的新生代四周跳狂魔是美國選手 Nathan Chen 及中國選手金博洋。女單自從金妍兒後熱度就大消,日本的女神姊姊淺田真央小紅了一陣但去年也退役了。
個人不怎麼關注女單,因為很討厭女選手必須穿的小裙子。就跟女網一樣啊難道不是只因男人愛看才有必須那樣穿的淵源嗎不過我是單純覺得內褲邊飄來飄去的小裙子 fucking ugly。而男單的四周跳雖然精采,但觀眾也該知道,當你爽看四周跳時,選手是拿命在賭。
四周跳意即身體要在零點幾秒內騰空旋轉上千度;落冰前後都要無縫接軌地繼續做其他相當於冰上芭蕾的動作;而落冰瞬間冰刀承受的撞擊力約等同選手體重的五倍。目前甚至有人期待著人類能跳出五周跳或阿克塞爾四周跳!(後者也就是 Quadruple Axel 或簡寫 4A,實際上是四周半跳,而所謂 3A 也實為三周半跳。Axel 跳是六種跳躍中最難的,因為是唯一向後起跳向前落冰,也才會比其他五種跳躍多轉半圈)。老將陳偉群都公開表示不喜歡這樣的風氣了......
最後安利一下羽生,藝術表現或許確實輸給陳偉群,但技術與藝術分綜合還是世界冠軍當之無愧的(陳的藝術對我來說太高竿不容易懂只知滑行很美...... 據說他滑完的冰面軌跡不會有一條線是有稜角的。):
羽生十九歲時在 2014 年索契冬奧奪金,之後陸續於近三年大獎賽、世錦賽中破世界紀錄達十數次,其中許多是連著破自己創的紀錄,是史上首位短節目超過 100 分、自由滑超過 200 分的男單選手。目前女單王者、俄國的梅娃是羽生的大粉絲(金博洋也是羽生粉、某國選手的教練也是羽生粉,大家都是羽生粉就對了但羽生黑也不少)。
個人認為羽生最佳節目是:2015 年創紀錄的自由滑、本次冬奧再次(升級)採用的自由滑「晴明(Seimei)」,曲目是以安倍晴明為主角的電影《陰陽師》配樂);2012 年的自由滑,使用電影《羅密歐與茱麗葉》配樂,比賽服為 Johnny Weir 設計、應該是羽生媽縫製;2015 年靜岡冰演「Fantasy on Ice」(大概因為靜岡是羽生故鄉而以羽生為節目座長,前俄國選手「冰上的皇帝」普魯申科為固定嘉賓)搖滾節目「Hello I Love You」。
個人認為羽生最佳節目是:2015 年創紀錄的自由滑、本次冬奧再次(升級)採用的自由滑「晴明(Seimei)」,曲目是以安倍晴明為主角的電影《陰陽師》配樂);2012 年的自由滑,使用電影《羅密歐與茱麗葉》配樂,比賽服為 Johnny Weir 設計、應該是羽生媽縫製;2015 年靜岡冰演「Fantasy on Ice」(大概因為靜岡是羽生故鄉而以羽生為節目座長,前俄國選手「冰上的皇帝」普魯申科為固定嘉賓)搖滾節目「Hello I Love You」。
(這場播報員有 Johnny Weir 唷。)
(約 4'20'' 起的後半段 - 羅密歐的復仇與最終的死亡表現很精采。)
至於很夯的梅娃,她的風格也是個我莫名不太能共鳴路線,總覺得她落冰後的銜接不大俐落。相比於金妍兒、淺田那樣典型式的優雅,梅娃的風格似乎是那種帥的優雅,雖然此人很愛而且表演過美少女戰士。更喜歡她不穿 fucking ugly 小裙子的時候,比如今年歐錦賽的表演滑:
PS. 2 - 2017 年紅遍世界的動畫《ユーリ!!! on ICE》也是以花滑為主題,並在現實選手圈中也掀起熱潮。推薦主角的同名自由滑曲目《Yuri on ICE》,是寫得很精湛到位的鋼琴+小提琴(+一點點鼓)曲,由梅林太郎創作(正是《陰陽師》配樂作曲家梅林茂的兒子!)。
PS. 2 - 2017 年紅遍世界的動畫《ユーリ!!! on ICE》也是以花滑為主題,並在現實選手圈中也掀起熱潮。推薦主角的同名自由滑曲目《Yuri on ICE》,是寫得很精湛到位的鋼琴+小提琴(+一點點鼓)曲,由梅林太郎創作(正是《陰陽師》配樂作曲家梅林茂的兒子!)。
Comments
Post a Comment